禾盛景观​​​​​


 Hsdesign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 | 作者:小禾 | 发布时间: 2021-03-18 | 1627 次浏览 | 分享到: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我国经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障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长时期致力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农村的弱势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依旧存在。当前,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农业的长期发展不足极大的限制了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和路径选择,也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途径。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调推进,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进入了快车道。田园综合体以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方向,聚焦农村优势产业,集中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创新农民参与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为优化农村产业机构,统筹城乡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

       作为西部首位、大型都市的成都市周边农村地区,得益于大都市的庞大休闲消费和较高水平的基础设施配套,加之当地政府较为有力的政策、资金扶持,各地动作不小、规模庞大的各色田园综合体竞相露面,国家级、省级、市级等身份档次不同的项目、甚至园区借着政策的“风鼓”和相应的优惠、支持纷纷发力。田园综合体依托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整合农村地区各类资源,为成都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成都市紧跟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地区全面振兴献力不小。但是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偏离,导致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未来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立足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现状和脉络,深入分析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未成都市促进田园综合体健康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过度的干预

      成都市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中,在农民土地流传,原内农户搬迁、产业运作以及园区管理方面留下了过深的脚印,不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和市场发展规律,过渡的干涉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长期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背离了市场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政府为项目落实提供了从土地流转、配套设施到规划调整甚至管理服务机构的“到位”扶持,使得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带有太多的市场外部性而缺乏真实的示范性和市场化推广价值,且一旦未来项目运行不畅、面临风险时处置将必然带入政府身影而变得相当复杂。过度的干预和企业长期的依懒性损害了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产业发展偏离基本市场规律,不利于田园综合体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带动能力较弱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虽然依托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引进优势企业在农业产业方面做出一些成就,有相对成熟的研发、种植和加工产业链,也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品牌优势。但是,农业产业的发展依然不能支撑整个田园综合体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竞争优势相对较弱,产业项目很难支撑较大规模的田园综合体发展,很多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还存在着产业基地和加工链条在外的现象,没有有效的产业融合机制。各地建设的田园综合体,几乎都是基于一定规模的土地流转,利用所在地的生态、地形、环境,依附于一规模的当地农业支撑,打造一个类似于主体农业(乡村)公园的“特色”都市乡村休闲旅游区,内容基本就是民俗、酒店、游园、农事体验、郊野,也包括一些植入性文化元素如欧洲主题文化等。这样的化大量田园综合在主导产业命运并不明朗的情况下重金拼休闲旅游,消费内容大同小异甚至与我市已经规模、数量相当庞大的各类“农家乐”拉不开身段。

(三)丧失农业田园的本质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是基于农村田园生活和农业形态,过度的追求形式化公园式发展的模式,丧失了农业田园的本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同质化和可复制性太强,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原味的田园生活和农业发展形态建立在充分发掘农村文化和特色,借助新载体和新平台带动农村发展,增强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覆盖的巨大土地(耕地)因其必要的相关建设必然丢失部分空间农业功能,同时所在地农民土地转走后拿钱离农势所必然,导致人口逐渐丢失农业功能,加之相当比重田园综合体缺乏规模化农业支撑直奔休闲旅游而去,农业功能丢失烈度更大。经济面好、城市(镇)化势能大时尚不是问题,可以工业、服务业吸纳、化解相关问题,一旦经济发展整体势头逆转、城市(镇)化受阻,这些农业功能的丢失将可能引发不小的关联问题。

(四)农民利益保护力度较弱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农民利益保护力度较弱的问题,农民本身由于自身的限制,在经济活动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式也主要以劳动力、土地和房屋等生产要素为主,市场地位和市场信息都存在严重的不对等。田园综合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农民简单的搬迁,流转出项目所需要的土地和资源,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发展,存在很严重的地区发展问题。田园综合体开发建设中对休闲旅游功能的预期较重而不可避免地放进不少的配套建设和场地修葺,这导致未来项目所占大规模土地(相当大比重为耕地)复耕难度大、可行性低,加之我市农村原住民习惯土地流转后不愿再拿回土地自耕种的强大惯性,这些庞然大物似的田园综合体一旦运行出问题,加之与整体经济发展下行的宏观环境叠加,其调整、纠错的经济成本将很高。不尊重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农民缺乏长效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利于田园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形式化、运动化、政绩化的推进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快速发展的新载体和新模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很容易出现政府依靠行政手段运动化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现象。通过对外招商引资,不尊重市场规律,忽视农民发展的利益,不尊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财政资金漫灌的方式,在一段时间打造政绩化的亮点工程。这种运动式的推进严重损伤了农村经济发展各个利益主体,伤害了农民经济发展的活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振兴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对策建议:

(一)坚持市场化运行的发展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主导为主,采用企业化的发展模式,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控制田园综合体发展的规模,推动市场信息在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充分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进行提前预测,及时处理。通过市场化的发展方式,降低农民承受的风险。优化田园综合体资金结构,减少政府对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干预,尤其是减少政府对田园综合体运行和管理的干预,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尊重农村经济发展的诉求,推动田园综合体的市场化运行,增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充分尊重农民主体意愿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一定是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前提,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将农民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植入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田园综合体的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集中优化使用农村闲置资源,提升农民资产的价值。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杜绝出现强制搬迁和行政化主导的土地流转,忽视农民自身的发展去谈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在一段时间可以创造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缺乏支撑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

(三)根植农村优势产业

       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建立在农村优势产业基础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方式,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为农业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根植农村优势产业,通过农村原来的农业生产塑造原味的田园生活,充分发掘地区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综合发展社区,为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承接逆城市化的资源要素流动营造良好的产业基础、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


(四)建立农民多元化的参与机制

      田园综合体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为农民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农民采用多元化的资产参与田园综合体发展过程的机制,鼓励农民通过土地、资金、房屋、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鼓励支持农民就地就业,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农民多元参与的方式,将田园综合体的发展与农民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田园意识,构建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农民发展高度融合统一的农民经济发展体系,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五)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诉求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是新时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充分流动的重要载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很多中心城市都存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以及生活质量差等问题,使得城市人口以及各种资源向乡村流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长期以来农村都缺乏有效的对接窗口和载体。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必须切近逆城市化人口的诉求,通过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精准对接逆城市化需求,建立从短期到长期的多层次供给体系,致力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顺应逆城市化潮流,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文章摘自网络,著文陈海鹏、詹琳